top of page

除了疫苗,我還能怎麼辦?(上篇)

已更新:2021年7月29日



疫情仍方興未艾,之前討論了靈性層面,今天多講一些實際面的。


先回顧一下這幾個月的新聞:

1.今(2021)年四月輝瑞執行長Albert Bourla說,疫苗「很可能」一年內要打到第3劑,才算完整。


2.全球施打疫苗最快、最全面的模範生以色列(接種率高達6成以上、全球第一,而且打的多是輝瑞和莫德納這種比較「尊貴」的疫苗),宣布解除口罩令不到兩週,連續多日確診破百。

3.今年(2021)一月報導,一位患有惡性淋巴瘤的47歲俄羅斯女子,於2020年四月確診並接受治療,至年初發現,體內已有18種變種病毒。

4.根據6月初的報導,南非一名患有愛滋病(HIV)的36歲女性在確診新冠後的216天期間,病毒在她體內竟發生了多達32次變異。目前尚不清楚該女性身上的變異病毒是否會傳給其他人。

5.英國逾80%成年人已接種首劑疫苗,59%完全接種,單日確診病例仍持續破萬。英國衛生大臣已完整接種2劑AZ疫苗,仍宣布確診。

6.上週有五名美國的德州民主黨籍眾議員包機前往華盛頓特區後宣布確診,五位都是完全接種疫苗者。

儘管全球接種後確診的案例不斷,儘管接下來可能有更多變種病毒和打不完的疫苗,並如此不斷輪迴,大多數人仍視疫苗為唯一解方。

———————————————

1. 有疫苗以外的選擇嗎?

「如果只宣傳打疫苗,卻禁止發表有效的預防和治療訊息,實在令人難以接受。」—-前關渡醫院院長陳昌明教授(人間福報,2021年7月16日)


事實上,過去一年,全世界許多醫學或相關領域專家(例如輝瑞藥廠前副總Dr. Michael Yeadon,以及非營利組織「國家疫苗資訊中心NVIC」創辦人Dr.Joseph Mercola,和「美國前線醫師AFLDS」的創辦人Dr. Simone Gold...等)都呼籲過疫苗的未知風險,這還不包含已知的副作用。

或許你做過功課,認為上述人物立場具爭議性,不足採信,那彼得·麥卡洛醫師(Peter A. McCullough, MD, MPH)呢?他是「美國心腎學會」創始人與現任主席,研究曾發表於公認國際四大頂尖醫學期刊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期刊」和「柳葉刀」,也是多本醫學期刊的編輯或編輯委員,目前是德州達拉斯貝勒大學醫學中心的內科副主任與醫學教授。他是真正聲譽卓著、備受尊敬的資深醫學人士


而他於2021年3月10日在德州參議院「健康與人類服務委員會」(HHS Committee)作證,說明疫苗的不合理、普篩的不必要、健康資訊的不完整,以及被消音的醫學研究如何剝奪人民知的權力。他也多次在不同媒體接受訪問時表示下列要點:1.疫情大流行從一開始就是為了讓人們注射疫苗。2.有超過四千位美國人、超過一萬位歐洲人在接種疫苗後的3 天內死亡。3.我們可能製造一個真正毀滅人類的超級病毒。


而在國內,也有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王明鉅出來質疑疫苗猝死風險比美國高4倍,擔憂國產疫苗對變種病毒株的效力;前關渡醫院院長陳昌明教授也質疑施打疫苗是否為最佳唯一選擇,並呼籲重視「伊維菌素」的預防效果。盡管比起國外人士的大力疾呼,這還騷不到癢處,但意思到了,因為其他幾乎是一面倒的支持打疫苗。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醫界和學界翹楚,不計毀譽的挺身呼籲疫苗的危險和替代方案的可能,只要稍微搜尋一下,大多還找得到。但主流媒體不刊登,台灣媒體不翻譯。而這些真正專業人士,卻多被並無相關專業知識的社交平台以「錯誤資訊」為由審查、消音; 或被看來高大上,但實際只有分析比對能力、並不具備調查素養和專業權威的「事實查核機構」抹黑為「不實」。


如果連公開討論疫苗以外的其他可能性都不被許可,連專業人士要發表其他的研究結果都被封殺,那肯定有問題。


——————


2.疫苗以外的方式是「偽科學」嗎?


「...研發疫苗,並開始封鎖其他治療方式...專業人士甚至被禁止發表研究結果...秋水仙素(Colchicine)...超過4000名新冠病患參與盲測所得結果...證明能降低50%的死亡率。

「主流媒體上隻字未提...徹底被封鎖,有需要的人都無法知悉。怎麼可以這樣?這樣對嗎?」

-- 彼得·麥卡洛醫師,

於美國德州參議院「健康與人類服務委員會」證詞,

2021年3月10日

———


越多禁言和審查,越代表這個議題確實值得重視。


儘管很多人將疫苗以外的處方都以「偽科學」視之,但要記住,「科學不會恆久不變。科學是實踐,不是產品。」今天的事實可能明天就被打臉(如WHO疫情初期的指導方針),而今天被查核單位視為「虛假」「錯誤」的,也可能日後證實為真(如病毒是否從武漢實驗室流出)。


我們不是專家,也不知道病毒和疫苗究竟怎麼一回事,但很基本的邏輯是:


人們要選擇疫苗是個人自由,但為何要消音或抹黑疫苗以外的研究和可能性呢?

如果我們知道一切有關施打疫苗的危險信息,而仍然選擇去打,那我們自己將完全承擔所有結果。但如果許多訊息是根本沒被告知、甚至被審查而不允許談論的呢


如果連公開討論疫苗以外方法的機會都沒有、都要被指控是「不實訊息」,這就是要讓人們以為,疫苗是「唯一」解方。這樣,當疫苗短缺,人們恐懼,就會對彼此做出不理性的指控、甚至殘忍的事。人們的意識就是這樣被控制了


同時,當人類將焦點都放在疫苗的生產、分發,以及病毒的變種,我們也正悄悄失去生活中的美好。

恐懼默默滲入,變種病毒和疫苗話題開始成為人們的習慣、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盡管如此,疫苗的生產和施打速度,還是遠遠不及病毒的變種和傳佈速度。

我支持政府在防疫上的努力,也尊重那些認為疫苗是唯一解方的人所做的選擇。但是,再一次地,對於年長、擔心慢性病造成併發症、甚至單純只是害怕的人們,他們也該有了解其他選擇和可能性的機會。


或許很多人根本沒機會接觸到這些資訊,所以不清楚真正的嚴重性。但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原因,讓我們不自覺的默默接受疫苗,並視之為唯一解方?


一個原因可能是國情。


在台灣,人們對疫苗不太質疑(除非政治因素),因為比起歐美,我們算是習慣、甚至偏好打針的國家,尤其老一輩的人,覺得就算只是感冒也可以打一針,會比較快好;如果醫生不從,還會拜託他打。反之在歐美,通常非不得已不會打針。你硬要想打,是會被醫生教訓的。


另一個原因是:多數人並不知道,面對病毒,除了疫苗還能怎麼辦。

人們面對未知常會感到恐懼,所以寧願回到原本(可能更糟)的狀態中。

當人們認為疫苗是唯一解方,一切注意力和話題,就都圍繞著疫苗。


「你預約了嗎?」

「打哪一種比較好?」

「聽說混打效果不錯」

「打疫苗是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這些多半是媒體餵養、或同溫層在社交平台轉傳的訊息,但現在卻是被多數人接受的說法,因為你認為這很合理。但你會認為合理,是不是因為你不曾想過、或不相信有其他的可能性?你覺得「如果有其他可能,科學家和政府早就提出來了,但沒聽過,所以不可能。」


但我們可曾自主搜尋過其他資訊?可曾自己去了解過,為何諸多專業人士不計毀譽挺身呼籲疫苗的危險、卻全被消音、或被根本不具權威的「事實查核單位」污衊為「錯誤訊息」、或被科技巨頭「審查」掉了?


例如六月底時,mRNA疫苗技術發明人之一的Dr.Robert Malone,因提醒疫苗風險,被社交平台「領英」(Linkedln)以「誤導或不準確的資訊」刪除其帳號(經披露後已道歉並恢復)。


當數位平台自認有足夠醫學知識指稱疫苗研發者「資訊錯誤」並逕予刪除時,我們還相信能從主流媒體和社交平台得到所有真實資訊嗎?

或者,你看到的只是「它們」想讓你看到的,為的是塞給你特定想法,還讓你以為是你自己決定的?(這部分請參考哈佛商學院教授Shoshana Zuboff提出的「監控資本主義」論述,在此暫不贅述。)


811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